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18
财政部PPP中心近日发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2020年半年报》(以下简称“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新入库项目482个、投资额7935亿元,扣除同期退库项目296个、投资额3896亿元,以及在库项目调减投资额220亿元,净增项目186个、投资额3819亿元。
其中,“两新一重”新入库项目投资额占全部新入库项目的84.3%。相关专家表示,今年一季度延续了2018年一季度以来逐季下降的趋势,但从二季度各项指标看,出现了10个季度以来第一次明显回升,PPP发展的拐点或将到来。
大力发挥PPP在“六稳”和“六保”中的作用
数据显示,新入库、净增、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等四类项目投资额均呈现二季度同比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的特征。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董事长金永祥认为,PPP经过两年半的回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将走出低谷。他分析,2020年上半年全国PPP新入库项目投资额、签约落地项目投资额和开工建设项目投资额均创2017年以来的新低,同时全国只有0.7%地区财承超过10%,而72.8%的地区财承低于7%,PPP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下半年可以充分发挥PPP在“六稳”和“六保”中的作用。
此外,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新入库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319个,投资额3478亿元占全部新入库项目的43.8%;净入库项目160个、投资额2,056亿元。PPP项目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吴卫星分析,全国各地新入库项目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在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减少了政府付费项目,对各行政区的财政承受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一导向有助于保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实施的长期效果,也有利于各地经济的稳定增长;二是新入库的项目投资额的43.8%用于具有污染防治和绿色低碳效应项目,这类项目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兰萍认为,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和各级政府稳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PPP新入库和净增投资额也在呈上行趋势。她认为,整体来看,当前PPP的投资带动作用依然显著,预计下半年将会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在行业投资方面,基建补短板(如交通、市政、保障房等)、生态环保和文化旅游仍属于值得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应深化探索PPP与产业相结合,促进跨行业和区域性的协调发展。
“两新一重”占比高
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新入库“两新一重”项目378个,投资额达到6687亿元,占到全部新入库项目的84.3%;签约落地项目192个、投资额达到4241亿元。截至2020年6月末,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累计签约落地项目5411个,投资额达到9万亿元。
吴卫星认为,“两新一重”项目占比高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为经济长期发展增加了后劲。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认为,只有最大程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促进社会资本等各类要素高效集聚,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PPP模式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不仅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不仅非常契合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新时期发展理念,也将极大地助力于国内大循环的形成。
借力PPP实现从“扶贫”到“扶智”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贫困县新入库PPP项目105个、投资额665亿元,其中14个脱贫摘帽县和1个贫困县采用PPP模式支持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入库项目15个、投资额107亿元;净入库项目68个、投资额559亿元;签约落地项目34个、投资额422亿元;开工建设项目22个、401亿元。832个贫困县(其中绝大部分目前已脱贫摘帽)中,2014年以来有510个已探索应用PPP模式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周兰萍认为,今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PPP将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有助于实现从“扶贫”到“扶智”的转变,建立振兴乡村的长效机制。在入库标准上,项目的合规监管依然是常抓不懈的重点,同时也应当积极利用政策红利,为具有现实迫切需求的项目开设开通绿色通道,推动更多高质量的PPP项目加速落地。
拐点或将到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广西、宁夏、山东、江苏等地均出台了PPP相关政策。”金永祥认为,这是2018年以来的新现象,地方政府经过两年多的反思对PPP有了新的认识,认可了PPP是最好的经济政策之一,作为PPP一方的政府方启动新一轮PPP工作已经开始。他建议中央政府顺应市场形势和地方政府诉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尽快出台支持PPP发展的政策,恢复社会资本方和金融机构对PPP的信心,在可能的情况下推进专项债与PPP的整合工作,通过供给侧改革顺利渡过疫情带来的困难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交投资基金首席技术总监投资总监王沛从PPP、专项债、公募Reits等方向对半年报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经过2018年以来一步步收紧和规范,PPP项目的规范性基础越来越夯实,预期PPP项目将平稳逐步恢复。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经过近2年的总结,较之专项债、公募Reits政策的出台,PPP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整体效率,作用不可低估,与专项债、公募Reits一道,成为拉动疫情期间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王沛分析,从行业分类来看,不论是新入库项目数及投资额、在库项目总数及总投资额,仍旧是市政、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生态环保四大类唱主角,占比超过75%;从运行机制上看,使用者付费按照项目数和投资额仍旧不足10%,可见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贴仍为PPP的主要模式。
同时,王沛认为绩效考核的定量、定性的“指挥棒”掌握在实施机构手里,必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社会资本方心存较大疑虑;同时,金融机构也很担心因此导致实际付费不足以偿还贷款,贷款难度明显加大;从社会资本方角度考虑,建设成本中包含的“征地拆迁、前期费用、贷款利息”等,可完全属于经济学的“沉没成本”,将其纳入建设成本有待商榷。
他建议,保证社会资本方对PPP项目从“关注建设”转移到“更多地关注运营”,需要用好“绩效考核”这一“指挥棒”,在合约上必须首先厘清“政府方、运营方的责权利边界”,需要在相关合同中需要更加细化的约定。建议在PPP综合信息平台中,公开绩效考核全面、详细的信息,包括各种考核指标、考核打分的依据、打分人等,并请咨询机构对绩效考核结果出具第三方意见,以信息公开对社会资本方、实施机构、咨询机构的行为产生约束和激励。
来源:中国财经报
记者:张雨馨